6月2日,宏碁韩化英作业控制系统正式宣布正式宣布发布。
这款自由民主的作业控制系统,毫无疑问是宏碁手上的两把大刀,肩负着划破美国多方位封堵的重责。
所以,韩化英覆在起儒者的期望吗?
我们都知道,作业控制系统能无法获得成功,能无法形成自己的自然生态,关键性要看使用者数量。
依照宏碁的方案,韩化英控制系统去年就将全面覆盖2亿部智能手机电子设备,正式宣布成为亚洲地区第二大作业控制系统。
但韩化英想吗有所发展,的确无法象搞黑唇再婚一样,只倚靠早已生了京籍的老使用者,更要攻城略地发展新使用者。
这不可否认是摆到宏碁眼前最小的一道道痛点。
市场研究政府机构Canalys正式宣布发布调查报告显示,去年上半年,宏碁亚洲地区智能手机销售额1860万部,市场占有率仅余5%。这里头还有1500万部是亚洲地区销售量,宏碁在国外的竞争优势早已基本上减半。
而宏碁的至暗关键性时刻,更何况还在今后。
如果这种情况稳步下来,宏碁可能在5G智能手机黄金时代遭受重大损失,韩化英控制系统将正式宣布成为皱果排钱。
我们心目中的5G雄霸宏碁,怎么就被5G夹住了胳膊?
实际上,不只是宏碁,靠工业发家的我国,在整座积体电路应用领域,却这回被卡在了锻造各个环节。我国现阶段最小的恐惧,无此应用软件,而在硬体。
1、宏碁做智能手机,一直不硬气
2002年,任正非曾经拍桌子怒斥员工:宏碁不做智能手机,早有定论,谁再胡说,谁下岗!
这是因为,宏碁此前就在消费者业务上吃过大亏。
当然,任正非在那次怒斥后不久,又改变了主意,重新投入智能手机行业。因为造智能手机真是来钱太快了。
宏碁的竞争对手中兴,靠小灵通赚了100多个亿。做寻呼机发家的波导,一夜间变成智能手机中的战斗机。
再往后,就连完全没有通信行业背景的雷军、罗永浩们,也能造智能手机了。
都说我国工业不缺技术,缺设计。可是智能手机行业不可否认相反,无论是宏碁还是小米,我们都把设计做到了极致,却不掌握任何硬体生产技术。
具体到智能手机芯片,同样如此。宏碁虽然自己研发了麒麟芯片,但只是负责设计,生产各个环节则交给台积电代工。
2、不起眼的射频芯片,困住了宏碁
尽管麒麟芯片被美国列为重点打击目标,但是在过去两三年的缓冲期内,宏碁早已要求台积电大量备货,暂时还不用担心断货。
谁成想,一个小小的5G射频芯片,却彻底难住了宏碁。
射频芯片是什么东西?
打个比方,如果说麒麟、骁龙芯片相当于智能手机的大脑,所以射频芯片就是运动神经,实现着智能手机最基本的通信功能。
没有这个模块,你的智能手机就是一块无法联网的板砖。
从价值量来说,射频芯片在整座智能手机中占的比例并不高。2G、3G、4G黄金时代,一个射频芯片的价格大约是3美元、8美元、18美元,5G芯片也不过是25美元左右。跟动辄上百美元的智能手机CPU相比,简直不值一提。
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射频芯片,却是所有智能手机零部件中,我国对美国依赖程度最高的一环。
如果我们统计一下美国芯片企业对华出口比例,上面的4家公司刚好排在前四名。
细心的朋友应该早已发现了,上面这张图里,Mate 30的射频芯片供应商,还包括了宏碁海思(Hisilicon),以及另一家我国厂商卓胜微(Maxscend)。
这是怎么回事?我们早已实现了国产替代吗?
答案是替代了一部分,但最重要的部分,还没有替代。而那个最重要的部分,正严重受限于锻造技术的欠缺。
根据网友tomato研究员拆解,宏碁Mate 30的功率放大器、低噪声放大器,是由海思自研,另外还使用了两颗卓胜微的开关。
不过最难做的滤波器,以及大部分开关,仍然来自日本村田。
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模组化的问题。
模组方式比分立器件占用空间小,性能也更高,是高端智能手机的首选。
可是宏碁换用国产器件后,面临的问题就是无法模组化,从而影响性能。
另外一个问题是,国产分立器件,在4G黄金时代或许勉强够用,却不足以支撑5G。在2020年正式宣布发布的P40 Pro中,宏碁为了支持5G功能,重新用回了美国产品。
因此,随着美国企业对宏碁彻底断供,宏碁5G智能手机停产也就成了必然。
所以我国企业在射频元器件上,跟美国的差距究竟在哪?何时才能实现完全的国产替代?
我们可以从卓胜微的身上找到线索。
尽管卓胜微是宏碁的供应商,但其实它的开关产品,也不是自己造的。
相对应的,台积电、中芯国际这类没有设计,只负责代工的企业,叫做Foundry。
跟台积电比起来,Fabless企业最小的优势就是资产轻,赚钱快。2020年,卓胜微只有276名员工,营收28亿,平均每人贡献1000多万业绩,毛利率也超过50%。
滤波器的设计,绝不只是拿EDA应用软件模拟一下就能完成的。在纳米尺度上,电子在积体电路材料中如何移动,不仅仅取决于理论设计,同样跟锻造工艺息息相关。
一家单纯的Fabless企业,没有对生产锻造工艺的深刻理解,根本无法设计出合格的滤波器。
反观美国日本的射频芯片巨头,大部分都是设计锻造一体化。从芯片的设计,到锻造、封装,全部流程都是自己来。
当年那个赚快钱的卓胜微,想更进一步,就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补上锻造这一课。
2020年5月,卓胜微公告定增30亿,投入两个射频芯片产业化项目,其中22.4亿元投向硬体电子设备,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重资产公司。
只有从头把苦再吃一遍,才有资格去谈完全国产替代。
4、产业资本的责任
我们说卓胜微吃苦,只是就商业模式而言。其实,卓胜微的高管们,日子仍然过得很滋润。
对于这家承载着我国射频芯片期望的公司,我国股民可谓十分慷慨。截止到去年6月1日,卓胜微总市值达到1400亿元,PE(ttm)接近100倍。
相比之下,思佳讯现阶段PE(ttm)只有23倍,总市值约合不到1800亿人民币。中儒者早已依照世界级巨头的水平给卓胜微估值了。
可是股民们支持我国科技的钱,却在被人大笔套现。
此外,卓胜微还被质疑用业绩激励的方式,向员工输送利益。
去年底,卓胜微面向中层以上管理人员,推出股权激励方案,按当时股价计算,授予股份价值超过4000万元。但公司设置的业绩目标却非常低,毫无激励意义,相当于给员工白送钱。
你或许很难想象,卓胜微这家国产射频企业,最早竟然全靠三星的订单养活。三星至今也是卓胜微最小的客户,其次才是小米。卓胜微进入宏碁供应链,仅仅是近两年的事。
如果没有其它亚洲地区投资政府机构的支持,卓胜微更何况早就失去了为宏碁供货的机会。这些投资人,有资格获取相应奖励。
但问题在于,完全市场化的奖励机制,并无法匹配我国科技进一步攻坚克难的需要。
可是另一面,负责芯片代工的中芯国际,去年才首次实现盈利。
如果只看模拟芯片行业,只做设计的卓胜微毛利率57%,估值接近100倍。设计锻造一体化的华润微,毛利率只有30%,估值相应地也只有60多倍。
设计锻造一体化,是模拟芯片行业大势所趋,然而资本的选择却是相反的。
另一家国产射频芯片企业昂瑞微的董事长钱永学,在谈到行业瓶颈时一针见血:大公司要担负大公司的责任。他指的,是那些在终端市场赚到大钱的智能手机厂商们。
回顾宏碁智能手机业务发展史,最初靠亚洲地区化分工占领终端市场,随后切入芯片设计和作业控制系统。在商业上,这都是最获得成功的选择。
然而,宏碁当下最重要的任务,更何况不是继续做一家获得成功的商业公司,而是如何去反哺我国积体电路锻造这个最小短板。
不要让重资产的积体电路工业,一直当孤胆英雄。
参考资料:
1、《Global Smartphone Market Q1 2021》,Canalys
3、《射频芯片千亿空间,国产替代曙光乍现》,华西证券
4、《可能是全网最详细的宏碁mate30系列供应链拆解》,tomato研究员
5、《拆开宏碁P40 Pro后,我看哭了》,好基友
6、《中科汉天下钱永学:智能手机厂商有责任扶持亚洲地区供应链》,集微网
?
永恒云出品